九游体育-最全体育赛事入口

申新成《小二黑结婚》驱使下的“红色邂逅”-九游体育官方登录入口
全国服务热线:0394-4349303
网站公告:
九游体育竭诚期望与各界友朋合作共赢,一起谱写更加辉煌的华彩篇章!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申新成《小二黑结婚》驱使下的“红色邂逅”
添加时间:2025-07-15

  近日,从朋友借我的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《抗战文化》中获悉,抗战时期赵树理创作的《小二黑结婚》原产地在山西左权县芹泉镇横岭村,便迫不及待地约上好友米顺、真良驱车前往。

  当车过山西麻田后,因交通堵塞,我们下车查看的间隙,一个退休干部模样,且斯文儒雅的人,看我的车是浙江牌照,以为我们是浙江人,便主动和我们搭讪。当问及他是哪里人时,他说:“我是上海人,在这里做义工。”好奇心使我们和他攀谈起来。他说:“我父亲是原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一营指导员王亚朴,曾参与指挥了1942年5月左权将军牺牲在十字岭上的那次“突围”战役。十字岭上的左权将军塑像就是我捐助的。”他话音不高,语调平和,然而却很震撼;刹时,仿佛十字岭上硝烟滚滚,敌机的轰炸声和八路军战士的嘶杀声混作一团,激烈的战斗场景浮现在眼前,左权将军临危不惧,沉着指挥,忽然一颗炸弹在他身旁爆炸,他高大的身影倒在了血泊中……我们不禁肃然起敬。刚聊没几句,车流通开了,各自匆忙告辞上车。此时我才意识到没留下他的联系方式,便急忙招呼真良摇下车窗隔空喊话,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。

  横岭村坐落在一个半山凹里,看样子是政府正在修复打造,村民都已搬迁,村子里空荡荡的。不知什么原因,原来的老房子拆了不少。不过“小二黑院”“小芹院”“赵树理办公室”等院子保存尚好。进村转了几个院子才碰上一个老乡,是从涉县乱石岩村迁过来的,已第四代了。老乡给我们介绍了《小二黑结婚》的原型人物及真实故事儿。此行虽然没有想象中的石屋老院,鸡犬炊烟,往来种作,那样的美好,但从老乡口里也感受到了“小二黑”为守护爱情的不幸遭遇和赵树理为二次创作、升华主题而冥思苦想的艰辛,也算不虚此行了。在老柳树下石碾盘上拍照留影,喝水小憩后,准备返至芹泉午餐。

  返回的路,出村应当左转 ,然而导航却向右引。那就听之任之吧。谁知翻过一道缓岭,进入一道狭长的沟谷,忽然出现一个闪耀着红色光芒的村落。村依山而建,由谷底到山坡,错落参差,泥土墙,石板顶。村口高案上几棵古槐森森,伟岸擎盖,上悬一口古钟,恍若声声荡谷。时已午错,有几个民工拿着空碗,似刚吃过饭。我们不禁窃喜:或许今天能吃上一碗便宜而享受的工地大锅饭呢,况且还有红色古村落可观瞻,这简直是遇到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美事了。

  于是停车靠边。恰好过来一个壮年大汉,“老乡,能吃饭不?”我问他,“能,能!”那大汉边说边引领我们到他的茶室兼办九游体育官网公室。进入他的办公室,首先迎入眼帘的是,满墙排列整齐的各级领导和红二代参观指导的照片。我们急切地问他:知道不知道有一个上海人在这里做义工,他父亲是129师的一个营指导员时,他说:“知道,他刚从这里走。”说着他指向一张照片说:“这就是他,他是上海油雕院的党支部副书记,叫王欣,退休后一直在我们这里义务指导红色景点建设。”这真是无巧不成书,他是红色基因的携带者和传播者,我们是红色抗战文化的追踪者和弘扬者,我们因堵车邂逅,而又在这个“红色村”他前脚刚走,我们后脚即到。我相信这是缘份。我们的相遇,仅仅是个开端,以后会成为朋友。他身上肯定有很多故事。

  那壮汉热情地边给我们沏茶倒水,边激情澎湃地介绍他守护红色村庄的创业史,说到动情处,他两眼噙着泪花。

  原来这个村叫杨家庄村,他叫杨忠祥。1937年11月13日,八路军129师兵工厂前身---炸弹厂进住杨家庄村。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战前线建设的时间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之一。主要生产掷弹筒、手榴弹、马尾弹、地雷、枪械、炸药等武器弹药,有六个生产车间,以及厂部办公室、资料室、弹药库、卫生所、食堂、职工宿舍、八路军被服厂,还有朱德、彭德怀、罗瑞卿、左权、刘鼎等八路军高级将领来村视察工作时的居所等;有职工几百人,除单独占用16个院落外,家家都住兵工,户户都是房东。全村不分男女老少都服务兵工厂。有20多个村民成为兵工技术骨干,6名妇女与兵工战士结为夫妻。平时老百姓帮助兵工厂收集、购买铜、铁、木料等生产原料,运送煤炭、草料等;敌人扫荡来了,群众帮助转移掩埋兵工设备和武器弹药;农忙时兵工战士帮助群众春种秋收;逢年过节,军民联欢,亲如一家。杨家庄兵工厂为八路军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、巩固敌后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,杨家庄村的老百姓为兵工厂的生产和抗战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  杨忠祥的父亲杨林厚,是兵工厂技术工人,曾立功受奖,至今还保存着泛黄的“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财经办事处兵工处”频发的“功劳薄”,他的叔叔也是兵工,他的大伯是边村村长,母亲是被服厂职工。他的家庭是红色革命家庭,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。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兵工厂的英雄故事,说兵工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试制炸弹和弹药,曾发生过四次爆炸事故,27名兵工战士壮烈牺牲。他从小就喜欢收集保存兵工厂的各种遗物,参加工作后更是不惜拿出自己的工资,还用房产底押和靠朋友担保贷款,用于革命文物的征集和保护。他和全村的老百姓一样,早就把兵工厂用过的房屋,留下的机械部件,乃至一个小小的弹壳、弹头作为自己对八路军、对兵工厂的感情寄托。村主任杨彦宏在读初中时的1982年,一次上学路上,经过村里为兵工厂牺牲烈士修建的墓地时,小小年纪的他,竟恭恭敬敬地把墓碑上烈士的名字抄写在笔记本里。1996年8月4日那场洪灾冲没了墓碑,杨彦宏的笔记本就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。各级媒体都纷纷采访杨彦宏,杨彦宏因此也成了杨家庄村红色村庄最坚定的的守护人之一。韩建中虽然从小跟随在东北服役的父亲离开了杨家庄村,但是由于父辈的血脉相传,对杨家庄村的红色故事了如指掌,又是左权县出了名的社会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,常年在村里做义务讲解员,他渴望这个鲜为人知的红色村落早日闻名于世。

  然而,始料不及的是,2017年左权县根据国家政策将杨家庄村列为扶贫移民搬迁村,要将村里房屋全部拆除,用于土地开发。这对于杨忠祥他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,于是一场红色杨家庄村“保卫战”打响了。他们从县到市到省,直到北京,找文保部门反映,向检察机关申诉;又南下北上,寻求老兵共及其后代的帮助,历经千辛万苦,说尽千言万语,忍饥挨饿,化光了积蓄,也在所不惜。杨忠祥的儿子埋怨他爸说“爸,你把我结婚用的钱都化光了,我怎么娶媳妇啊?”杨忠祥辛酸的泪水夺眶而出。经过三年的艰难努力,杨家庄村终于2020年先后被山西省文物局和山西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下拔专项资金700多万元;被最高检确定为“全国十大典型成功案例”之一。杨忠祥、杨彦宏、韩建中他们,在流了不知多少辛酸泪后,终于流出了激动的泪水。在由山西省文物局、山西省党史研究院指导,左权县委、县政府主办的“太行军工红色文化研讨会”上,杨忠祥这个硬汉子再也抑制不住感情的闸门,激动得泪流满面。

  他们组建了左权县兵工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倾其所有,东凑西拼,加上贷款,共记投入资金500多万元,对50多个院落进行了修复,重建了烈士墓地,建设了陈列室、游客中心等。中国兵器集团勘察设计研究院与他们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,左权县政府投资1.3亿元修通了旅游专线。各级领导大力支持,全国游客纷至沓来。杨家庄村正以她崭新的姿态向世人诉说着被尘封了80多年的辉煌历史,呈现现出不竭的红色魅力。

  我们深深地被杨家庄村兵工厂、被杨忠祥他们的执着精神所打动,紧跟着杨忠祥的脚步,一边听讲,一边参观,不知不觉时间已近下午两点;刚到村时的饥肠辘辘早已荡然无存,反而浑身充满了一种力量。我们虽然没有吃到职工食堂的大锅饭,然而却饱餐了一顿能量十足的精神食粮。

  回来的几天里,王欣、杨忠祥、杨彦宏、韩建中他们,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活跃在我的脑海里。我一直在思忖:他们究竟是为什么?究竟被一种什么力量所吸引?我想,这应该就是信仰吧!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曾说过:“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。”我们的党,我们的人民,都应当向他们学习,坚定理想信念,把我们的革命先烈、先辈们的光荣传统,世世代代传下去。如此,则我们的民族复兴,时不远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