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地址:
-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北关街(文山街3-4号)
- 邮箱:
- 5566961212@qq.com
- QQ:
- 558969974
- 传真:
- 0394-4349389
- 手机:
- 13699984560
近日,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上表示,下一个浪潮是‘物理型人工智能’(Physical AI),这种能力将应用于机器人等物理机械中。
黄仁勋将AI发展分为四代:意识AI(图像识别)、生成式AI(ChatGPT)、代理式AI(自主决策),而物理AI是终极形态,即让机器拥有“身体力行”的能力。从最初的感知式AI(理解图像、文字和声音)到生成式AI(创造文本、图像和声音),现在正在进入物理AI时代,即能够运行、推理、计划和行动的AI。
AI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,物理AI将成为AI的下一波浪潮,未来十年中,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,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,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,AI将成为每个行业、企业、产品和服务的核心。
物理AI指的是那些借助运动技能来理解现实世界,并能与之展开交互的模型,常常被应用在机器人、九游体育网站入口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。它本质是人工智能与物理规律在机器行动中的深度融合,让机器不仅“看得懂”(视觉识别),更能“动得准”(力学反馈),在真实世界中自主执行复杂任务。
物理AI并非仅依赖海量数据中的统计规律,而是将牛顿定律、麦克斯韦方程组、热力学原理等物理知识作为基石融入模型架构中。如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开发的“物理感知神经网络”,在预测流体运动时,其结构本身就强制满足质量守恒、动量守恒等物理方程,从而在数据稀疏区域也能保持合理预测。
搭建专业的软件平台是物理AI的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之一。如NVIDIA Cosmos平台,是全球首个专为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础模型;索辰科技的索辰物理AI应用开发平台(天工•开物)等,为物理AI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全场景解决方案。
物理AI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、机器人、材料设计、自动驾驶,以及医疗科技等领域。
机器人:让机器人理解重力、摩擦与材料弹性,使其能像人类一样动态适应复杂环境。如波士顿动力机器狗令人惊叹的灵巧平衡和翻滚后自主爬起,正是物理AI实时计算力学反馈并调整动作的杰作。
材料设计:能模拟原子间相互作用,在超级计算机中“试炼”百万种虚拟材料组合。如美国伯克利实验室的AI系统成功预测出数种全新热电材料,其效率远超传统人工设计。
自动驾驶:安全核心在于精准预测物理轨迹。物理AI引擎能模拟车辆动力学、轮胎抓地极限,甚至预判失控临界点。如特斯拉Autopilot的进化就包含了对车辆物理模型越来越精确的AI内化。
国产CAE龙头:国内唯一纯正CAE上市公司,覆盖流体、结构、电磁等多学科仿真技术,军工领域市占率超70%。
物理AI平台落地:推出“天工·开物”物理AI平台,实现AI替代复杂计算(效率提升10万倍),应用于风电发电优化(效率提升20%)。
技术壁垒:参与6项国家级科研专项(如A项目牵头单位),拥有196项软件著作权及21项发明专利。
亮点:军工订单稳定(2024年军工仿线%),民用市场拓展加速(汽车、核电领域)。
并购力控科技构建“CAE+工业SCADA+物理AI”闭环,直接受益高端制造与机器人需求。
英伟达深度绑定:基于Isaac SIM开发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,适配英伟达多平台(Jetson/Orin)。
全栈能力:覆盖行业终端(云终端/OPS)、ICT基础设施(服务器)、工业物联网(工控机),2024年工业控制业务营收增80%。
智算布局:控股子公司腾云智算聚焦AIGC基础设施,2024年AI服务器营收占比提升至15%。
布局:公司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语言模型(LLM)、自然语言处理(NLP)、知识图谱(KG)以及图像识别(CV)、光学字符识别(OCR)等AI技术,利用该等技术,公司目前已经推出智能问答、智能问数、智能填写、智能审查、报告生成、智能图像识别等AI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。
应用:基于前述AI成果,公司已经落地了较多的场景案例,并且在持续增加,其中包括:电力灾害应急预案问答、汽车制造标准规范问答、电力应急物资智能问答、电力营销系统数据智能问答、粮油MES系统数据智能问答、电力预警响应单智能填写、技改大修储备项目资料预审、航天产品设计图纸审查、巡检报告自动生成、变配电设备铭牌识别、电网塔基异常识别等。
3D视觉全球领军:全球少数掌握结构光、iToF、dToF、激光雷达全技术路线企业,机器人视觉市占率超70%。
英伟达生态伙伴:产品融入Isaac Sim平台,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环境感知(0.1m-20m测距)。
亮点:服务全球超1000家客户,覆盖特斯拉Optimus、小鹏Robotaxi等头部机器人项目。
工业视觉龙头:NVIDIA Jetson国内最大合作伙伴,GEAC边缘控制器应用于自动驾驶/机器人自主决策。
多传感器融合:视觉+激光雷达+力控技术,实现亚毫米级工业检测精度(如光伏硅片缺陷检测)。
数据平台优势:自研工业数据平台ViSpec6.0,支持3000+客户2D/3D检测需求。
视觉+AI双驱动:覆盖光通信(800G交换机)、机器视觉(3D检测/工业质检),绑定英伟达Isaac Sim平台。
技术储备:Femto系列ToF相机、Gemini双目光学方案,适配人形机器人运动规划。
产能布局:深圳/郑州智能制造基地支撑快速交付,2024年光通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8%。
亮点:参与《哪吒2》云渲染,AI辅助设计工具降低影视特效制作周期40%。
全球AI服务器龙头:英伟达GB200核心代工厂,2024年AI服务器营收同比+228%,市占率超40%。
算力基建全链条:覆盖服务器/交换机/液冷系统,800G交换机Q2营收达2024年全年3倍。
全球化产能:墨西哥/越南基地规避关税风险,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57%。
亮点:布局GB300服务器(推理性能提升1.5倍),受益特斯拉/微软AI算力需求。
Omniverse本土化先锋:联合英伟达落地汽车行业首个Omniverse项目,构建数字孪生训练场。
智能汽车研发:AI驱动整车设计优化,降低实机调试成本50%(宝马/奔驰已采用)。
数字孪生龙头:为博物馆/展馆提供3D可视化方案,绑定英伟达Isaac Sim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。
CG技术积累:参与《哪吒2》云渲染,AI辅助设计工具降低影视特效成本40%。
EPC-O全产业链: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维护,2024年数字孪生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2.05%。
亮点:3D视觉算法精度达亚毫米级。布局元宇宙虚拟制片,实时渲染技术提升影视制作效率50%。
投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此处分享的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,没有人能够仅凭这一点就能取得投资成功。眼光比能力更重要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